航天员如何做空间失重训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3:24:43
帮帮忙

目前,国内外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失重飞机;另一种是失重水槽。前者达到失重状态的时间太短,不利于训练,因此,世界各国一般采用失重水槽来进行航天员失重训练。据了解,失重水槽就是一个大得像游泳池一样的设备,把航天器放入其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拟太空失重状态,然后航天员在水池里反复出入舱和舱外操作训练。目前,我国已经建造了亚洲最大的失重水槽,它将为今后航天员的出舱训练活动提供了条件。

失重训练

飞船在轨道飞行期间,处于微重力环境下,由于失重,身轻如燕,航天员和其他物品如不被束缚,就飘来飘去,虽然看上去很好玩,但会感到有点头晕脑涨,操作不便,甚至有时定向能力发生困难。这样,就很难在太空生活、工作和执行特殊的飞行任务。因此,必须在地球重力环境下,制造失重环境,加大失重适应性的训练。失重环境是靠高性能失重飞机飞抛物线获得的。每作一次抛物线飞行可获得20s至30s失重时间,多次连续抛物线飞行,在飞机作一次起降飞行时间内累计可获得5至20min的失重时间。航天员在失重训练中熟悉失重环境,体验飘浮感觉以及人体的某些其他感觉,消除对失重状态的恐惧感。在失重条件下,训练穿脱航天服、行走、移重物、进食、饮水并进行书写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