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汉语的“平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4:38:13
啥是平,啥是仄?和现在我们汉语拼音的四声有何直接的联系?还是其实并不关声调的问题??我看了下“仄”的解释,说是上声、去声、入声的总称,那啥是上声,去声,入声啊?

编辑本段词语注释
平仄 píngzè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编辑本段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编辑本段现代汉语中的平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其实很简单,汉语有四个声调(实际上八个,每个还分阴阳),平(平调)、上(升调)、去(降调)、入(短调)。上去入都“不平”,所以统称为仄。

现代由于历史原因,普通话这种满蒙伪汉语被当作了共同语,所以很多人已经分不清平仄了。因为普通话的声调和汉语不同,普通话只有三声,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原来汉语的入声字现在读成其他三种音调的都有。

平是平声,仄是仄声.如果按照现在的拼音来说,一,二声算平,三,四声算仄.
声调不知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