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鲁黎这一诗包含了什么哲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6:58:54

人生是本厚重的大书,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厚重而又馨留后世呢?诗人鲁黎以他平实、朴直的语言吟唱出《泥土》这首小诗,给我很多启迪。在这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犹如清醒剂,让我们直面自己的人生。  
让我们重温鲁黎的《泥土》,再次感受作者的心音: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便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这是一首精粹的格言式的抒情短诗,也是鲁黎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四句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对人生状态的真实描摹。“珍珠”因为光泽诱人,价值昂贵,所以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作者用来比喻那些固守已有的成绩、追求名声,不肯做实际艰苦工作的人。多少年来总有一些人,刚有一点本事,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就孤芳自赏自视特殊了。然而,现实生活并不欢迎这样的人,他们的人生印痕也不过是几句怀才不遇的感叹而已。古代报国无门的人“怀抱利器”、踽踽独行于朝廷之外,空怀才学而遗憾终老。然而,现代社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已为身怀才学者扩开了用武之地,施展才能正当时。谁若依然把自己当做“珍珠”来欣赏,谁就会走入人生的误区,也便必然会产生“被埋没的痛苦”。  
那么究竟怎样活着才能避免“被埋没的痛苦”,活出人生的真我色彩呢?诗歌的第二节告诉了我们答案:“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泥土”淳厚无私平凡普通,就像那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乐于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多少年来,很多有志者默守自己平凡的岗位,献出芬芳的青春而为他人铺就平坦的大道。他们坚信无论才智高低、本事大小都是现代社会建设的一分子;他们坚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生活就会多一份美好,因而甘于平凡、甘于牺牲、甘于奉献,活出了自己亮丽而厚重的人生,也构筑了多彩的世界。虽然他们无意于立世扬名,但名字却以千钧的力量记载在老百姓的心里,这才是活着的最好写照。  
鲁黎不愧为智者的诗人,真切的道出千万年来困惑人们心智的重大命题,也无愧于“经漫长岁月冶炼,你属纯金”的赞誉(艾青语)。在抗日战争时期,作者投身到火热的现实斗争中去,甘作“泥土”,让众人“踩成一条道路”,这样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这个“文字垃圾”充溢的时代,这首晶莹璀璨的小诗,却以其厚重的真谛,彰显魅力,仍涤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