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代的一个历史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36:17
明朝时期,一位大臣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咚咚起着衣, 午门朝见尚嫌迟。 何时得遂田园乐, 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皇帝问他,你昨天的诗做的很好,不过朕没有‘嫌’迟,改作‘忧’字如何?该大臣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为什么这种历史现象能够反映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特务机构的功能是监视百官。残害人民,且负责者又是宦官,它超出了封建制度各种权力之间的正常关系。以非正常的机构严重干扰常设机构的正常秩序,正足以说明封建制度已无可奈何。

明代的特务政治,反映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必然走向衰落

这反映的是封建特务统治的极度发达。体现出封建制度已经失去了活力,开始走向腐朽。
另外,中央集权必将导致封建的剥削加重,从而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衰落自然会导致整个社会走向衰落。

这是明代锦衣卫特务统治的一个缩影。明代皇权空前加强。这表明仅依靠正常统治手段已经无法控制人民的思想与行为,所以采取特务统治客观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可以参照中国政治制度史理解

当时的皇帝可能是喜欢"抓字",虽然这句话没有错的地方,但皇帝当时看上去可能以为大臣对自己的一种批评,说他嫌弃.

皇帝的特务到处监控,甚至有些人早上比方受点贿赂,皇帝手里就会有当时贿赂的情况的手绘图,到处都是皇帝的眼线,东厂,和锦衣卫,解晋记得不,永乐大典的主编,后来被关入锦衣卫的大狱,没有死当然,有日,皇帝就说了“解晋还在啊?”意思就很明显了,他还活着啊,锦衣卫回头就把他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