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钮祜禄氏被尊为“慈安太后”是谁?通俗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3:22:11

楼上的明显是复制百科里的。

通俗一点说,就是清朝咸丰皇帝的正宫皇后,与大家熟知的慈禧一同封为贵人,,钮祜禄氏当皇后时,慈禧是贵妃,咸丰皇帝驾崩,慈禧的儿子被立为帝(就是同治皇帝),两人同为太后,慈安大,称东太后,慈禧小,称西太后。
这里指封号,并不是年龄,慈安是皇后,尽管慈禧的儿子成为皇帝,(当然,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慈安仍然大于慈禧。给点分再往下说吧

孝贞显皇后(东太后慈安),清朝咸丰帝的正宫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杨阿之女。

在咸丰未登基之前便以是咸丰帝潜邸的侧福晋(正室福晋是萨克达氏,咸丰登基前便过世,在咸丰登基后被追册为孝德显皇后),于咸丰二年被册封为贞嫔,后来晋升为贞贵妃,之后又立为皇后。由于她升为贵妃和册立为后的时间间隔过短,因此个性恭简的她,便主动要求免去册立为贵妃的仪式,直接举行册封为皇后的大典即可。
咸丰临终前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并且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掌管)。顾命大臣拟旨后要请两位太后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印章。“御赏”、“同道堂”章咸丰皇帝的原意是让八大臣和两宫太后权力互相制约,既不让辅臣一手遮天,又避免后宫专政。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分散权力的目的没有达到,而制造矛盾的后果却日见凸现出来。一个直接后果是引发了“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实质上是朝廷内部的权力之争。一方是两宫皇太后和以恭亲王奕?为首的皇族,另一方则是咸丰帝临终任命的八位赞襄政务王大臣。这场政变的组织者、策划者和领导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干力量是奕䜣,但也绝对不应忽视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为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顺的原中宫皇后、当时的母后皇太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她是这场政变中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人物。如果慈安旗帜鲜明地坚定拥护咸丰帝的遗命,毫无保留地支持并站在八大臣一边,辛酉政变就不会发生。慈禧如果不将慈安争取过来,夺权、垂帘听政的目的就达不到。
日常朝政中的表现。有书记载,慈安“及与孝钦后(慈禧)垂帘听政,首简恭王入军机处。时国人称孝贞优于德,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