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贺知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2:36:51
这首诗中,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生活变迁,含蓄地表达了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答案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觉得应该是上一联: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请帮我解释清楚.

要符合题目要求“形象的概括了”“含蓄地表达了”。你的句子也表达到了,但是那是通过诗人之口直观概括,直接说出。而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则通过儿童从侧面含蓄表现,“笑问”则更反衬凸显悲凉。以儿童不识形象概括诗人的一生漂泊在外。
文学表现就是这样,文似看山不喜平。平时多体会。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一首主要写的非常生动,儿童问老爷爷的相貌,跃然之上。
第二首情调写的比较低沉。意思是:我离别家乡已经好多年,过去的亲朋好友(儿时的伙伴)大半都已经不在。。只有门前镜湖的水波,在春风的吹拂下还是那样荡漾,没有改变。

我认为应该是:第二首的第三、四句“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我认为应该是:第二首的第三、四句“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诗人回到家乡后,他发现亲友多半故世,引起了他对往昔的追忆和无限的感慨,正含蓄地表达说明了物是人非的景象。正含蓄地表达说明了物是人非。

我自己的理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句只是概述了作者的经历。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一句,可以看出,家乡的孩童都以为贺知章是客人,更加体现了他离家时间长。同时也说明了,虽然家乡口音、建筑都未改变,但是家乡的人大多不认得他,这就是物是人非。

资料: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