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督亢地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7:40:14
荆轲刺秦王中的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中间的督亢地图 课文解释是 演过土壤肥沃的地方。 可是当时秦国马上就统一全国啦 还要那个地图干嘛??、 详细解释一下 谢谢 ...

你想想 督亢是燕国的粮仓基地 秦国要是占了这个地方 燕国那么多军队吃什么 嬴政也想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谁也不会傻拼 毕竟还有齐国在后面

"范阳郡有旧督亢渠"

现在,我们该说到督亢这个地方了,不过先得搞清楚,这个词儿究竟是一个点,还是一个面?关于督亢这个地方,实在是史不绝书,但在这个基本问题上竟然没说清楚。

南北朝的《史记集解》说"方城县有督亢亭"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重复一遍又指出,其在"广阳国蓟县"。唐张守节著《史记正义》又提出"督亢坡在幽州范阳县东南十里,今固安县南有督亢陌"。《辽史.地理志》说"自雄州白沟驿渡河,四十里至新城县,古督亢亭之地"。这里的"督亢亭"、"督亢陌"、"督亢坡"都是在地理上说的一个点,不过详略有别。但是《隋书.食货志》说及"开幽州督亢旧陂"时,则是说的一条线的水利工程了。唐杜佑修《通典.食货典》说得更具体"范阳郡有旧督亢渠,径五十里。渔阳燕郡有故戾陵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毁多时,莫能修复,水旱不调,人多饥馁。延俊(时幽州刺史)自度水形营造,未几而就,溉田万余倾,为利十倍。"这里说到的"径五十里"的督亢渠只可能是一个面,以干渠灌溉横径两里计算,径五十里也该是一百平方里的一大片地区了。

关于督亢究竟是多大一个地方的问题不是没有意义的,造成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正本《史记》中对督亢地名的注释,所以直到今天在一些相关市县的网站上还可以看到以督亢亭、督亢春阴、督亢坡在本地而自许的相互矛盾的报道。其实督亢的地名肯定首先是一个地域,然后再说在那么大片地方里,有几处附属建筑,都沾上这个有品牌的地名,按古今中国人的心理,都不足怪。只是捋清楚这个事,至少在以后别再争出诸葛亮老家南阳在哪儿的"学术"问题。

关于督亢是一个区域而非一个点目标的学术要论,是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战国时期燕国的地图,其中"督亢"区域是在广阳郡方城和涿州之间一块横径大约35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