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内军械所名称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4:26:30
为何有个内字?

安庆内军械所
又称“内军械所”。清末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安庆。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科学家徐寿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1864年迁南京,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晚清时期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又称“内军械所”。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底由两江总督曾国藩筹设于安徽安庆。规模较小,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华蘅芳、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还有上百名工人。1862年(清同治元年)8月,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同年底,试制成一艘小火轮,成为尔后“黄鹄”号的雏形。1863年初开始生产各种劈山炮和开花炮弹。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迁往南京,后并入金陵机器制造局。该所的创办,是晚清近代军事工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轫。

又称“内军械所”。清末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安庆。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科学家徐寿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1864年迁南京,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
晚清时期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又称“内军械所”。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底由两江总督曾国藩筹设于安徽安庆。规模较小,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华蘅芳、龚芸棠、徐建寅、张斯桂、李善兰、吴嘉廉等,还有上百名工人。1862年(清同治元年)8月,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同年底,试制成一艘小火轮,成为尔后“黄鹄”号的雏形。1863年初开始生产各种劈山炮和开花炮弹。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迁往南京,后并入金陵机器制造局。该所的创办,是晚清近代军事工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发轫。
在当时的安庆城内,所以加"内"字.

因为当时安庆市是安徽省省会,全国知名城市。安庆处长江岸边,“内”表浅水旁边,国人又称安庆为安庆内,当时与安庆内齐名有:上海滩、天津卫、威海卫等,其中的“滩”“卫”也是水旁边的意思。所以安庆军械所又称安庆内军械所。

fanglai1974说的似乎有点道理,不过还是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