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何看待欲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6:22:49
人生短暂且苦。在信佛的人来看,人身难得,生命短暂,要及时修行,永离苦海。可是大多数人认为正因为知道人生苦短,所以及时行乐,可谓吃喝玩乐,极尽奢华。为什么佛法这么好,还有这么多世人不相信呢?还要及时行乐呢?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轮回的事实吗?不相信有下辈子吗?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我,好不浪漫,但是每天打开报纸,情杀的案件一大堆。

佛陀早就洞悉了这些毛病,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你想要追求快乐,一定要从内心下手。把欲望和要求别人的标准降低,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不能用自己内心的磅秤去秤别人,而是要拿来秤自己,秤看看自己有几两重;如果拿去秤别人,我们就会为了别人而烦恼

快乐,来自内心,莫向外求。如果想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一定要把欲望降到最低点。
我曾经和几位同门的师兄,到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结茅庐修行。

曾有信徒问我说:‘师父啊!你这个样子修行真可怜,住这么小的地方,又不能到外面去闲逛。’

我就告诉他:‘这个世界并不大,虚空比较大。但虚空再大,也比不上我们的心量来得大。虽然我住的地方这么小,但只要你的心量大,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的家。

常有出家的师父说:‘出家无家处处家,出家无亲处处亲。’

我们要修持佛法,这颗心如果不能与虚空相应(虚空即无相),就不容易进入佛道,只有与虚空相应,当逆境出现的时候,我们才能以清凉、平淡的心去承受和担当。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贪’下手。

‘贪’也可以解释为‘执著’,我们执著就会有痛苦。仔细想一想,我们那一种痛苦不是由贪延伸而来的呢?

贪钱、贪色、贪吃…等等,一切都由贪而来。

我在读大学时,有一次参加令营,曾向一位修禅的法师请益。

这位法师就问我们:‘你们这些大学生是不是来求法的?’

我们回答:‘是。’

这位法师接著说:‘我送你们一句话,拿去贴在墙壁上每天看,一定会很受用的。’

于是法师挥毫为了五个大字:‘去贪则清凉’。这句话让我受用至今,除去心中的贪念,就可以丢掉‘我执’;没有了‘我执’,一切的痛苦也就不存在了。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