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0:13:30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是什么意思?

亲近他们,他们就会无礼,疏远他们,他们就会报怨。

  1. 解释

    近之则不孙,近之即缠附他们,则祸害无穷,没有子嗣(招来杀身之祸),远之则怨,有人不小心误入黑社会,想退出时就很难了,可能会招来怨恨;可以理解为违背宗门规训,就会招致排挤。

  2. 出处

    《论语》——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3. 有必要说一下

      这是个千年的冤案错案:这句话在古汉语是很平常的一句。但这句话居然让孔子背负千世骂名,什么重男轻女,性别歧视。活生生气杀孔老二。纵观整部《论语》,只有这句话出现过女子一词,读者们抓住不放,攻击老孔。首先,孔子提倡述而不作,论语不是他写的,是其弟子们的杰作。古汉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汉语一字多义,又多用通假字,按自己理解的意思去解释,于是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现代,人们喜欢用白话文的思维去解释文言文。且看原文: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唯在这种放在句首作语气词表肯定或嘅叹。通常都把女子解释成女人,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解释得过去,而这种解释却是迎合男权社会统治阶层的需要,贬低女人的地位,千百年来,女人一直被男人压着。女人对孔老二的恨是可以理解的。但古文多用通假字,原句中”女”若作“汝”的通假,则女子就不再是指女人,而是解作你的子女。”与“跟随,追随;”难”通常解作难易的难(二声),但“难”亦可解作灾难(四声);“养”通常作饲养,赡养,饲候。但亦可解作产生,养成之意,也可以通“痒”,表灾难,疾病。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基本上可以重新解释:你的子女跟随小人(做事),灾难就产生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