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林逋《猫儿》、曹邺《官仓鼠》的赏析。请看清补充说明再回答。。 好的追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3:58:38
《猫儿》的那个赏析千万别给我这个:

林和靖似乎以为老鼠不到他家里,是因为他家里穷,而不直接承认这是猫儿捕鼠的功劳,这也许是写诗的时候故作波澜之笔,并非真意。但是,他看到猫儿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却并不责怪,这恰恰表明他确实懂得了养猫的作用。但也有人说他是借猫来嘲讽贪官污吏的。

林逋的《猫儿》翻译 赏析2008-07-23 21:09原文:

  纤钓时得小溪鱼,

  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

  莫惭尸素在吾庐。

  作者资料: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大里黄贤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翻译:用细线钓得小溪里的鱼,猫吃饱了就在花荫中一躺,无所事事。本来以为老鼠不到我家是因为我家穷,我误以为猫儿在我家不做事而白吃饭,为此感到惭愧。

  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追求闲适的恬淡之心.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官仓里的老鼠。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这样一则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首《官仓鼠》显然从这里受到了一些启发。

  诗的前两句貌似平淡而又略带夸张,形象地勾画出官仓鼠不同凡鼠的特征和习性。谁都知道,老鼠历来是以“小”和“怯”著称的。它们昼伏夜动,见人就跑,所以有所谓“兽之大者莫勇于虎,兽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说法。然而官仓鼠却非同一般:它们不仅“大”——“大如斗”;而且“勇”——“见人开仓亦不走”。官仓鼠何以能至于此呢?这一点,诗人并未多说,但读者销加思索,亦不难明白:“大”,是饱食积粟的结果;“勇”,是无人去整治它们,所以见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突然由“鼠”写到“人”:“健儿无粮百姓饥。”官仓里的老鼠被养得又肥又大,前方守卫边疆的将士和后方终年辛劳的百姓却仍然在挨饿!诗人以强烈的对比,一下了就把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矛盾展现在读者面前。面对这样一个人不如鼠的社会现实,第四句的质问就脱口而出了:是谁把官仓里的粮食日复一日地供奉到老鼠嘴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