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里电容器的电压为什么每次都与电源电压画等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8:44:16
U=W/q W=F*s =>U=F*s/q

我理解,U是在Q产生的电场内运动了S距离内的q做的功.

然后作业或书本上经常出现:
例子:给这个电容器(指最简单的两块板的那种)接上100V的电压,然后测电容器上的电荷Q.再提高电压,再测Q.发现Q/U这个商不变(是个关于C=Q/U的实验)

我就奇怪了.这里的电压明明是电源的电压(我其实也不清楚电源的电压是什么意思.推理应该是电源产生的电场内运动了S距离内q做的功.).可是之后计算就把它当作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

你说电容器的U是什么?而接上100V的电压里的U又是什么?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352858/
请大家解释的时候与U的定义牵扯关系.一切脱离定义也就是原意的解释 我都不接受.

比如:
2楼的:一个电容接上电源后,电压是慢慢增加的
到充满电后,电容电压就等于电源电压了.

的确这样通俗的解释很容易理解.但是里面的电压说的太轻松了,与定义完全无关系.

我理解,负极板和电源负极上的电荷密度相等,同样正的也是这样.就拿最简单例子说,想象将电源2极分成2块,然后与电容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呢?如何解释?

呃..这里的100电压是电源电压,如果把它当做理想电源直接加在电容的两个极板上,电容的电压就等于电源电压...

这里说的肯定是稳定状态啊,即电容已充满电了
直流是不能通过电容的,即电路中电流为0
电容器的U指的是电容两极板间的电压
这时就等于电源电压了

当然,一个电容接上电源后,电压是慢慢增加的
到充满电后,电容电压就等于电源电压了

实际上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想
假设电容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由于有电势差
在导线中必然会产生电流,那电容的电荷量必然会发生变化,直到电容充满电,即电容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止

你要换个角度去理解:电容极板间的电势差等于电源的电势差……

因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当然可以画等号

为什么串联和并联电路里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都不一样? RLC电路 每次改变频率必须重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1.0,为什么 并联电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吗?为什么的? 为什么并联电路中支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若电路电压不变,一条支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大,干路的电压和电流为什么都变小。 为什么在用电高峰的时候,照明电路里电压往往比220V小 电容器上的标称电压的含义 家庭电路电压为什么不能是210V? 还有国外的家庭电路电压是多少啊? 提高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为什么要用并联电容器而不用串联 电容器中间的绝缘体,把他接到电路中不就段点了么?为什么用电器还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