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6:47:55

历史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的国家有共同的地域,语言上有相通性,而且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现实原因:两极格局。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各国走向联合。

经济原因: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经济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可能性:法德和解

欧盟大事记(相关链接)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了最初的设想,他提议通过建立欧洲煤
钢共同体来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的统一。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共6个
国家在法国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于第二年7月25日正
式生效。
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在意大利罗马签订《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
《罗马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
1965年4月8日,上述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3个共同体的机构
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这是“欧共体”名称的首次使用。《
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1973年1月1日,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欧共体,这是欧共体历史的首轮
扩大。
1979年3月,欧共体巴黎首脑会议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立“欧洲货
币单位”。这是欧元的雏形。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国。
1986年1月1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共体扩大为12国。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
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又被世人称为《马斯特里
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此后,“
欧盟”与“欧共体”两种称谓并行使用。
1995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瑞典3国加入欧盟。至此,欧盟扩大到现
今的15个国家。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