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1:51:13
有人说这里有什么科学意义,并不完全是感觉,但是我没有问明白。

不知道的朋友就免谈了,浪费你们的宝贵时间。

是有科学依据——

1、在遇到认为是福的事情后,人的心理预期会提高,也就是说对福的标准提高了。比如在街上拣到百元大钞一张,如果仅仅是这件事人会比较高兴,可对于一个收入很不错的人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2、相反的,人对所谓祸的认识是敏感的,甚至是不断降低标准的,如果你在街上摔了一交,在平时可能不会认为是什么事,但是如果你刚被炒鱿鱼,那么摔交这件事就成了祸。

3、这句话的含义,揭示出人的欲望无限的本性,以及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的特征。同时也有积极意义,那就是说,你要追求幸福,就要准备好付出较大的牺牲,因为每一个幸福都不会轻易到来。同样地,和这句话都出自道家一样,还有一句叫知足常乐,劝大家降低对福的标准。

4、还有,这也是个社会学的定理,因为大家对所谓福的认识差不多,是那些有限资源,包括财富、成功、当官等,这些事统统会出现少数人获得而多数人失去的局面,因为争取的人太多而这些资源又太少;所以福的降临必然伴随很多人祸的降临,因此一个人的福,往往成为很多人的祸。所以在社会中,福的比例少于祸,对每个人而言也是这样的。

5、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战争年代往往祸的比例更高,甚至都不是2:1,而是1万:1,在和平时期要好些,不过一个百万富翁应当对应几千人买他的东西。

6、买别人的东西未必是祸,不过如果没有收入就成了祸。总在花钱却没收入,绝对是不堪忍受的。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花的钱总比收入的少,但是那些花掉的钱变成了衣食住行,不断变旧变成废品,也就是我们为生活质量付出的代价。

7、最后,这句话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个教诲,告诉大家人生中不如意的总是多于如意,要想开些,也要谦虚谨慎些。

我看。唯一能充当科学原理的解释是概率论了
假如“福”事发生的概率是1/100,那么两件福发生的概率就是1/10000了,或者会更小。

至于祸不单行,一旦发生了祸事,人的处事能力、思考问题能力会下降,所以会导致祸事更进一步的发生了。

当然我认为这也不是绝对的了。福事发生的概率再小,但是你恰好就碰上了1/10000了,也就100%发生了。碰上祸事,如果你的能力够强,有很多人帮助你,那么有可能阻止“祸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