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狼图腾》《藏敖》一类小说如此受城市人欢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9 11:07:06

2004年,《狼图腾》给文坛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这不只是因为以往尚未有对草原生命如此规模的宏大叙事,更因为这部并非"纯文学"的文学作品向读者灌输了有关"狼性"或"狼精神"的理念而引发了经久不息的争论。《狼图腾》问世后,有关讨论已不限于其艺术层面,人们将视线更多地聚焦在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藏獒》同样如此。当这部在题材上类似《狼图腾》的长篇小说甫一问世,便挑起了有关藏獒和"獒性"的话题,且矛头直指《狼图腾》。用媒体的话说:"《藏獒》无论从形式、内容还是文化意义上,都发出了向《狼图腾》挑战的信号,以至于人们在去年惊呼'狼来了'之后,今年又惊呼'獒来了'。"

  将《藏獒》和《狼图腾》相提并论是有道理的。同样的生命题材,相似的怀旧情调,不惜笔墨的动物撕杀的场景描绘,让《藏獒》的读者不能不想到《狼图腾》。更重要的是,透过文本表层,两部作品在深层次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意蕴和主题。《狼图腾》通过插队知青陈阵在草原的经历深刻表现了狼在草原生态链中的作用,表现了作者所宣扬的"狼精神"。"狼性"成为《狼图腾》大肆宣扬和推崇的关键词。而在《藏獒》中,杨志军笔下高原藏獒的"獒性"成为作品着力表现的对象。一群高原藏獒的身上集中了人类所应具备的美好品德,成为足以抗衡《狼图腾》的另一部生命叙事作品。

  《藏獒》是一部动物题材的小说,而动物题材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可以归纳为工具型和拟实型两种,当作品中出现动物形象,尤其是工具型形象时,必然是作者采用的一种叙事的修辞选择。 藏獒正是属于这里所说的工具型动物形象,被人性化书写的藏獒形象正是作者用来呼唤人性、表现人类社会的一个工具,一面镜子。

  在《狼图腾》中,陈阵在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领略了草原狼群的魅力,看到了狼在草原上苍凉、豪迈的形象,深深地迷上了草原狼,并开始自觉反思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等具有深刻哲理性的问题。同样,在《藏獒》中,主人公"父亲"也在与藏獒的接触中看到了这种高原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人类传统的尊严、责任和忠诚等美好品德。在《藏獒》中,作者以人性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