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豆豉鲮鱼里的鲮鱼是什么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59:05
淡水鱼?
海鱼?
还是深海鱼?
是高蛋白吗?

【鲮鱼】

原料别名:雪鲮、土鲮鱼、鲮公、龄鱼

食用提示:每餐约100克

原料介绍
鲮鱼生长在水温较高的水域,不耐低温,一般水温低于7℃时即不能生存,所以天然鲮鱼主要产于广东、福建两省各水系。其它地区可在保温条件下进行人工养殖。鲮鱼四季均产,以4~6月为捕捞旺季。
鲮鱼体扁侧,背部在背鳍前方略隆起,一般体长15~25厘米。有须两对,鳞片较大,体为青白色,腹部圆而无棱,刺细小且多,肉嫩,略有土腥味。

营养分析
鲮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膀胱热结,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之人食用;
2. 阴虚喘嗽忌之。

制作指导
鲮鱼的烹调法以烧、炖为主。

食疗作用
味甘、性平、无毒,入肝、肾、脾、胃四经;
有益气血,健筋骨,通小便之功效;
治小便不利、热淋、膀胱结热、脾胃虚弱。

其他相关
《食物本草》:鲮鱼,主滑利肌肉,通小便,治膀胱热结,黄疽,水臌。
《本草纲目拾遗》: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
《本草求原》:补中开胃,益气血。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帮助。

俗名土鲮、雪鲮、鲮公、花鲮,鲤形目、鲤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中国。身体延长,腹部圆,头短小,吻圆钝。口下位,上下颌的前方具角质化边缘,适于刮取水底附着物。在天然水体中,鲮鱼会舐刮水底岩石等物体上的附着生物(如着生绿藻、硅藻、丝状藻类等),还摄食淤泥中的有机物质。
生活习性:

喜栖息于水温较高的地区,低于7℃即开始死亡。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岛、台湾、闽江、澜沧江和元江。鲮鱼以植物为主要食料,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水底石块等上面刮取着生藻类,也包括硅藻、绿藻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质。也喜食猪粪、牛粪和一些商品饲料,如花生麸、米糠等。鲮鱼3龄性成熟;江河中成熟的亲鱼,在洪水期成批来到一定的江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