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解决一道七年级历史题和一道数学题,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1:46:39
历史: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武不偱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请回答:
1.材料表明商鞅的什么思想?

2.根据这一思想,商鞅采取了什么行动?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3.商鞅的行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4.变法有成功也有失败。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而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从商鞅变法的成功和失败中,我们有何启示?

数学:
两个有理数的和的绝对值与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和的大小比较,你能归纳出规律吗?

我只是知道数学
是互为相反数或相等。

历史
1表明商鞅希望变法图强
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政治上: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推行县制 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
3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开阡陌,肯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打破了奴隶主世袭贵族的特权,确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政治势力;中央集权的实行,巩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发展了封建经济,壮大了地主阶级经济力量;方便了税收和交换。变法加强了秦国的力量,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但商鞅实行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
4启示是主观方面的只要观点有一定道理都会给分。(例:变法成功 两全 原则等)

数学
是互为相反数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