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珍行为以及体现出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6:33:18
鲁迅《纪念刘和珍惜》中刘和珍有啥么行为,
这些行为体现出啥么意义?

行为:刘和珍不畏强暴,不顾安危,带病组织和领导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奋起反抗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最后遭到血腥镇压,英勇牺牲。

意义: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追求民主自由,反抗封建统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抗争精神,鼓舞了广大师生和人民的斗志。

行为: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体现出的意义:
刘和珍君是“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是伟大的中国人在争取自由文明过程中的优秀典范和楷模.

刘和珍首先代表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

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