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关于实践的论据论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0:51:40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爱因斯坦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

实践故事:两个推销员到一个村庄里,第一个看到村里没有一个人穿鞋就说糟了,这里没有我们的市场,于是就失望而归,另一个说太好了,这里有非常好的市场供我们发展,于是马上与总公司联系,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毅力名言:
1、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雨果
2、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雨果
3、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雨果
4、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5、恐惧常起因于无知。——爱默生

毅力故事:
1、屈原,他知识渊博,诗文也很好,经常为民着想,让楚怀王重用。虽然遭到众臣的反对被楚怀王发配汉北,但是屈原并没有放弃,他忍受着痛苦。楚怀王死在秦国的囚禁中,楚襄王即位,还把屈原流配江南。楚国被秦灭亡,屈原以死表达自己忠于祖国的热切心情。多么爱国呀!一个人要有毅力,越王勾践就是一个典型饿例子。虽然越国败在吴国手下,越王去吴国当差,忍受了奇耻大辱。勾践满三年后回自己的国家,他卧薪尝胆,不忘亡国之耻。终于,越王在公元前473年,一举打败了吴国。

你说不说呀,怎么就写个题目不写答案的...

务实求真,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必将结出胜利之果;弄虚作假,让空想主宰自己只追求哗众取宠,必将以惨败告终。

事实论据

不虚美,不隐恶
司马迁写《史记》,始终坚持忠实的原则,绝不感情用事。他在《李广列传》里描述李广射虎、退敌、脱险,生动副真,虎虎有生气。字里行间,充满敬佩之情。但同时也写他心胸狭隘,官报私仇妄杀部下的缺点。他对项羽充满同情,却详细记叙了他必然失败的命运;他厌恶刘邦,却如实地写出了刘邦的长处、才干以及他必然成功的条件。
司马迁坚持务实求真的态度写成的《史记》。东汉史学家班固称赞这部书:“不虚美,不稳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