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的药用价值及其学名和拉丁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2:13:47
谢谢!

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拉丁名:Siberia Cocklebur
别名:
卷耳、葹、苓耳、胡葈、地葵、枲耳、白胡荽、常枲、爵耳、耳珰草、常思、常思菜、羊负来、只刺、进贤菜、道人头、喝起草、佛耳、缣丝草、野缣丝、野茄、猪耳、痴头婆、虱麻头、粘粘葵、白痴头婆、刺儿颗、假矮瓜、白猪母络、疔疮草、野紫菜、野落苏、狗耳朵草、苍子棵、青棘子、菜耳
来源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 的带总苞的果实。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粗糙,有短毛。叶互生,三角状卵形,长6~10cm,宽5~10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缺刻或3~5浅裂,有不规则粗锯齿,两面有粗毛;叶柄长3~11cm。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雄花序在上,球形,花冠筒状,5齿裂;雌花序在下,卵圆形,外面有钩刺和短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于荒地、山坡等干燥向阳处。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制9~10月割取地上部分,打下果实,晒干,去刺,生用或炒用。
性状纺锤形或椭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表面黄棕色七黄绿色,有钩刺。顶端有2枚粗刺,基部有梗痕。质硬而韧,2室,各有1枚瘦果,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枚,有油性。气微,味微苦。
饮片 需碾去刺,或再炒黄。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炒食种子25—400g可引起中毒,多在4-5小时至3天内出现症状。苍耳子中毒的报道很多,严重的造成死亡。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或腹泻、心率减慢、精神萎糜、全身无力、多汗或无汗、嗜睡或烦躁不安、瞳孔扩大等;严重者肝肾检查有损害,肝大、黄疸、广泛性出血,昏迷、抽搐、心力衰竭、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家畜食后也引起中毒,尤以猪和牛为多。症状有抑郁、怄气、脉搏急速、体温下降、呼吸困难以致死。
功效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应用
1.用于鼻渊头痛,风寒头痛。本品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