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农业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3:55:39
现在的北方是中国的重要产粮大省。
那为什么古代的时候,北方地区却只是游牧发达,种植业欠收呢?
回三楼。电视剧历史剧看多多了,但还是被误导了。

谁告诉你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只是游牧发达而农业落后的?

古代的北方地区是指新疆以东、包括黄河流域和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按照自然地理和风格特点,还可以再分为四个小区:1.河西走廊区,即位于甘肃省的黄河以西地段。2.陇山东西区,即今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3.陕北关中区,即陕西省的北部和中部地区。4.中原华北与东北区,包括山西、河南用其以东的广大地区。

而这些北方地区不光畜牧业发达,农业水平也相当高。只是因为战争和人口迁徙原因,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在此之前我过北方农业是历代统治阶级赖以生存和发站的主要物质基础。

我国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都是在北方。北方农业的产生,为我国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这些王朝也在北方地区),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某些国家也在北方)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些王朝的统治中心就在北方)时期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你平时是否不看历史剧或历史书啊,这些都是基本常识。希望你多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知识。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再更正楼上的一位,虽然一段时期内我国被游牧民族统治,但他们基本上都充分吸收了汉人的统治经验和农业政策。如辽、金、元、清,在关外(长城以北)部分地区还是以畜牧业为主,但在广大的北方地区还是继承汉人的农业基础着力发展农业。包括晋在内,当时建立的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在长江以北地区都是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哎,怎么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