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曹袁双方各有多少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1:08:00

是时袁绍既并公孙瓒,兼四州之地,觽十余万,将进军攻许
  ----<三国志>
  世语曰:绍步卒五万,骑八千。孙盛评曰:案魏武谓崔琰曰“昨案贵州户籍,
  可得三十万觽”。由此推之,但冀州胜兵已如此,况兼幽、并及青州乎?绍之大举,必悉师而起,十万近之矣。
  -----<三国志>
  由次可见,袁绍的军队是十多万.
  关键是曹操,他到底有多少人.

  官渡之战中,双方参战的兵力始终存在争议。正史记载袁绍的参战兵力为“精卒十万,骑万匹”;而《世语》的记载则为“步卒五万,骑兵八千”,两个数字差别不大,可能是一虚一实。孙盛评论说:曹操在占领冀州后,曾声称:“昨案贵州(指冀州)户籍,可得三十万众。”“由此推之,但冀州胜兵已如此,况兼及幽、并及青州乎?绍之大举,必悉师而起,十万近之矣!”这实在是过于抬举了袁绍,有几个线索表明袁绍并没有动员起全部力量投入官渡之战。第一,正史记载袁绍拥“众数十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云云,可知袁绍并非倾全军出战;第二,袁绍军中随行的州级官员只有长子袁谭,主持幽州的次子袁熙和主持并州的外甥高干都没有参加。按当时的“部曲制”兵制,袁尚和高干所部应该全都没有参战,幽、并二州的战争力量事实上并没有被动员起来,投入与曹操的较量;第三,官渡之战后不久,袁绍死去,他的几个儿子相互之间发生内讧,各自都有一支相当可观的军事力量。这样庞大的部队当然不可能全都是官渡之战后在短期内召募的。他们一定是因为没有参加官渡之战,才得以保存下来。
  史书中曾记载曹操“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许多史学家都对此表示迷惑,认为这么一点兵肯定不足以与袁绍“十万”之众对抗的。如前所说,“兵不满万”只是曹操在官渡作战开始时的兵力。当时曹仁西进鸡洛山,于禁、乐进还在原阳,这两部大约有一万人。曹操依托既设阵地,以二万兵力对抗六万袁军(其中在白马、延津两役中已被歼二万左右,如果没有补充,则现在只有四、五万人)完全有可能守一个多月(回忆一下以下战例:袁绍攻打东郡臧洪花了一年,曹操攻打壅丘张超四个月,袁绍攻克易县公孙瓒花了三个月)。
  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参加官渡作战的将领有曹仁、曹洪、夏侯渊、张辽、于禁、乐进、史涣、徐晃、许褚、张绣,后期还有李典,几乎囊括了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