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的有九功舞这种舞蹈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1:13:22

朝贺之礼
常朝为治理国政而设,除此之外又有大朝,又有节日庆贺,礼仪规格皆
高于常朝,故“朝贺之礼”另有一套礼规。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年)统一了中国,规定“朝贺皆自十月朔”。
(《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是岁首朝贺,但仪注已不详。汉初仍沿用秦制,
于十月岁首行朝贺礼,诸侯王及群臣以次奉献贺礼。诸侯王与列侯以玉璧为
挚,二千石以下以羔为挚,千石以下则分别以雁或雉为挚,百官称颂万岁。
朝见后置酒以礼而饮,依尊卑次第为皇帝祝酒。东汉时,朝贺后皇帝宴飨百
官的规模极大,至万人以上,有音乐、舞蹈、杂技百戏表演。两汉岁首朝贺,
参加者还有郡国掌管财政的官员,称为“计吏”或“上计使者”。他们在岁
末、岁首交替之际,向中央政府报告当地行政、财务情况。这一制度为历代
沿袭。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贺之礼大致同两汉。晋岁首正月元旦朝会,称为“元
会”或“正会”,是国家最隆重的庆典。冬至朝会,被称为“小会”或“冬
会”。

唐代元旦、冬至两大朝会,合称“正至”。元旦朝会,由皇太子献寿,
中书令奏诸州上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
蕃国贡献,百官上殿高呼万岁。乐舞有“三大舞”,即七德舞、九功舞、上
元舞。朝贺毕,皇帝宴飨群臣。

宋代以元旦、五月朔及冬至行大朝会之礼。正旦朝贺,百官凡十九拜三
舞蹈。南宋绍兴初年,据《宋史·高宗本纪》,赵构在元旦时率百官遥拜被
金人俘虏到北方去的徽宗、钦宗二帝,自己不受朝贺。绍兴十五年(1145 年),
才恢复朝贺之礼,但南逃仓皇,礼器仪仗损失甚大,规模不得不大大缩减。

辽、金朝贺皆沿用汉制,唯有音乐不同。元初朝仪未遑制定,遇有称贺
之事,臣庶咸集帐前,无尊卑贵贱之分,嘈杂喧哗,熙熙攘攘,执法官“挥
杖击逐之,去而复来者数次”(明陶宗仪《辍耕录》)。至元八年(1271 年),
才参用汉礼制定朝仪。

明太祖曾一度认为“山呼万岁”,“实亦虚词”,下令更改。有人提议,
改为呼喊“天辅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