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的诗句 艺术特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25:27

他的词艳而不俗,语淡情深。

  黄庭坚谓晏几道词“可谓狭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黄庭坚:《小山集序》,出处同前),也道出宋词这一上、下层文化二维复合的显著特点。首先,小山词是“狭邪”的。此“狭邪”,是指其词离正统文化之经,叛传统诗文儒家人伦之道,一味表现情场悲欢离合的人生之主要创作倾向而言。“不语怪力乱神”,是孔子的“立言”宗旨,也是历来正统文人行文处世的准则。言男女私情,当然属“乱”的范围,正经的文人和正规的诗文,当属“禁言”之列。晏几道言了,而且在小词中连篇累牍地予以表现,而且表现得是那样一往情深 ,铭心刻骨,当然就是“不正”了——这“不正”就是“邪”。晏几道词的这一特点,也是作为“新声”的宋词之突出个性之一。所谓“词为艳科”,亦是就这一视角立论。然而正是词的这一特点,映现出了宋型文化世俗化的鲜明色彩;即是说没宋词的“邪”,也就没有了“新声”的价值。宋词作为“新声”的“新”,除了以上论及的“俗、私、野”外,就是表现在这一“邪”字。正由于其不合正统人文规范,才显示出对传统文化观念悖谬作出的反叛和矫正。因为纲常名教等正统人伦规范本身的价值悖谬已经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偏邪,晏几道等的小歌词唱出的是人性回归的呼唤,是对独立的主体性人格旗帜的张扬。所以其词之“狭邪”,刚好纠正固有文化价值悖谬之偏而使归人之本质存在(即自我意识及人性)之正。以“邪”治“邪”,适得其正,这才是真正的“大雅”,这就是黄庭坚谓小山词为“狭邪之大雅”的深层文化意蕴。?
  其次,小山词也是“雅”的。这表现在其遣词造句的文士色彩和表情达意的含蓄内敛,是其不同于柳永词的个性之一。小山词的“雅”与乃父《珠玉词》又有所不同,晏殊虽多艳词,但未忘温柔敦厚之旨,于情感的抒发方式上显得有节制,于措辞遣意处亦小心翼翼。晏几道在写男女私情方面则大胆而狂放,所以陈廷焯说他“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10页。版本同前)。总之,晏几道词既“邪”又“雅”的特点,与柳永词一样,表现出宋型文化之上、下层文化二维复合的鲜明特色。小山词又是介于柳永词与晏殊词中间——在俗方面接近柳永,在雅方面接近晏殊,若用其词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来形容这种特殊心态,恐怕再贴切不过了——作为旧观念的反叛者,晏几道的行为是“无拘检”的,这与柳永一致;但他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