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没打疫苗,却平安无事,如何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1:44:32
养狗的人很多,老早以前就有人养狗,包括农村,被狗咬伤也是常事,但基本没听到有人被狗咬而得了狂犬病死亡的消息。那时候的人肯定没打疫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疫苗是为了预防万一,但大部分时候,被狗咬伤是不会感染狂犬病的.老早以前人们卫生条件不好,没人打疫苗.加之,现代人的生命更加值钱了,所以人们都打疫苗了.再一条,患狂犬病后,死亡率为百分之百,使人们对该病更加恐惧.还有一条,疫苗的利润大得惊人,防疫部门对宣传工作十分卖劲,夸大了被狗咬伤的危险几率.所以如果被猫狗小伤一下,只要你走入防疫部门,就只有打针了.

这是概率事件,不一定没个人都会带狂犬病毒的够咬,而且,即便是,也不一定的狂犬病。有的人体内天生有抗体,不过很少

狂犬病毒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早在1884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明了狂犬疫苗。(右图:狂犬病毒粒子)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
狂犬病毒具有两种主要抗原:一种是病毒外膜上的糖蛋白抗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并使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及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另一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
患者和患病动物体内所分离到的病毒,称为自然病毒或街毒(stree virus),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固定毒(fixed virus),毒力降低,可以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不耐热,在50℃时1小时,100℃时2分钟即可灭活;对酸、碱、新洁尔灭、福尔马林等消毒药物敏感;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亦能使病毒灭活。
狂犬病毒进入人体,沿周围传入神经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头、颈部、上肢等处咬伤和创口面积大而深者发病机会多。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延脑、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或经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
感染者发病时呈高度兴奋状态,并伴有发热、头痛、恐怖不安、惊风怕声、肢体发麻、吞咽困难,一旦喝水即引起严重痉挛等症状,出现恐水现象,故又称“恐水症” (hydrophobia)。3-5日后,病人转入麻痹、昏迷状态,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