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的时候1块钱和一个大洋是什么关系,比如在《大染坊》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8:48:53

1930年的中国,仍然以银元作为主要货币,一块钱就是一个银元。
  袁大头银圆是正面镌有袁世凯侧面像、背铸嘉禾图银圆的俗称。它是民国北洋政府1914年(民国三年)二月公布的《国币条例》所确定的国币,在中国银元史上有一定的地位。<br>    袁大头银圆的产生背景。清末,朝廷对外不能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外国币在中国行用,失去了货币自主权。各省地方长官为增强各自的财力及扩充军事力量也纷纷制造和发行货币,货币金融十分紊乱。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主张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政府,并着手定币制。不久,袁世凯在中外反动势力扶植下,迫使孙中山于民国元年四月一日让位,故币制问题未及整顿。<br>    袁任大总统后拟定币制改革方案。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以银九、铜一(后改为银89,铜11)铸造后总重量为七钱二分。后定为正面镌袁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类有银币四种:壹圆、半圆、贰角、壹角,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花样全新,重量、成色准确,易于识别,很快被民众接受,流通各地。
  民国成立后,于1914年推出国币条例,确立银本位货币制度,定国币“壹圆”(一元)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即约等同于银圆壹枚,又定十分一元为角,十分一角为分。国币的壹圆被铸成九成银、一成铜的硬币,上有袁世凯头像,即俗称的“袁大头”;并推出以银铸造的辅币。袁大头出现后,逐渐取代“龙洋”、“鹰洋”等旧有银圆,在全中国流通。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亦曾颁布国币条例,继续使用银本位发行货币。但国府壹圆含纯银只为23.493448克。铸造成的银圆比“袁大头”略小,含银量亦较低。因为上有孙文头像,被称为“孙小头”。

  实际上,民国初年中国货币是两、元并用。因为各银圆成色、重量稍有不同;因此大宗交易,以及资本账结算,仍然会使用银两为单位。而由不同的银圆转至银两,有一定的折让。直至1933年,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才规定所有交易及结账以元为单位。

按说一块钱等于一个大洋,但在实际中,由于民国纸币变化太大,不问题,所以大家爱要

1930年的时候1块钱和一个大洋是什么关系,比如在《大染坊》里? 10块钱的洁面乳和20块钱的差距大不大? 十块钱三双的袜子和十几块钱一双的穿着区别大吗? 朋友买的时候1块钱 现在1.4了 还能买吗 100块钱的欧莱雅男士醒肤露和10块钱一瓶的大宝SOD密有什么区别? (电信)交电话费的时候,怎么出现一个其他费用,多了190多块钱? 集成声卡和150多块钱的坦克声卡区别大吗 向自己开个小店卖小吃,还要有注册资金,和交什么税吗?1块钱一个的那种,不要发票吧。 有人用1W块钱向我买一个女孩的相片,我和他交易会不会犯法啊? 蒸汽幻想游戏中和怪对打的时候右下方出现一个大的箭头 和一个0hit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