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所谓的佛的无明尽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37:23
见 《佛说摩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卷》:“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心经整篇讲的都是“心性”(可以这样来说:佛=心性=本觉)

其实就是用有限的文字 来描述“心性”到底是什么样子

比如不垢不净 不生不灭

通俗一点说:我们的本性 如如不动。没有生灭 也没有无明 既然没有无明 就没有无明的起和尽,也就是“亦无无明尽”。

也是个人的一些理解 错误在所难免 仅供参考

如有错误 我忏悔……

无明: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暗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

无明尽:就是烦恼尽。

烦恼尽,智慧现。自性光明圆照法界。湛寂常恒。

阿弥陀佛

无明的具体内容

无--不存在的意思。
无我--不存在独占式的自我,或者说自性空。

无明--烦恼
尽--断除
无明尽--断除烦恼

无无明尽--佛理中不存在"断除烦恼"这种断见论的说法。因为,无无明--烦恼本不存在。

亦无无明尽,乃至亦无老死尽,是破法执,本无无明。无明非有实体,如空中华,梦中事;梦中非无,及至梦醒,了不可得

因为本无无明者啊,你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无明者”,其实你也是虚妄,无有作者受者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