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可否否决皇帝的旨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5:26:46

原则上不可以,皇帝的圣旨是至高无上的。但实际操作中,内阁可以封还皇帝的圣旨,视为否决。皇帝可以选择收回旨意,也可以选择继续发,最不成还可以解散内阁。不过历史上最狠的一次也就是一个圣旨被内阁封还了三次,皇帝气的半死最后还是算了。

从秦始皇开始设置丞相一职,直到朱元璋时被取消,原因是丞相权力太大,就是常说的帝权与相权的冲突,不过这种冲突,已经有很多年了,不过到朱元璋才废除。
朱元璋为了专权,设立了内阁,而内阁的工作是向皇帝负责的。所以内阁的票拟皇帝有是否采纳的权力。而皇帝的旨意不止是内阁,所有的朝臣都没有权力去否决。
不过有特例,就是皇帝大权旁落的时候。

不可以
为了加强皇权,撤了相权
怎么可能让别人再否决自己的决定
内阁只有参议的份儿啦

完全可以!
看《明朝那些事》就知道了

不可以
为了加强皇权,撤了相权
怎么可能让别人再否决自己的决定
内阁只有参议的份儿啦

不可以,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空前加强,内阁“只备顾问”,更不可能否决皇帝的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