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一般几点睡觉?几点起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1:46:15
百姓呢?皇帝呢?

二更(二更是亥时,即夜间21-23点)眠,五更(五更是寅时,指凌晨3-5点)起。
举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起五更,睡半夜。”
古代夜晚时刻介绍:
古代汉族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一更夜从黄昏始 19-21点
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二更定昏人不静 21-23点
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咣、咣——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也都洗洗睡啦。
三更23-次日凌晨1点
三更在子时,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而传说中的鬼,便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了。
四更1-3点
四更在丑时,名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
五更3-5点
五更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1. 古代的农民和大部分平民一般情况下都是一更天便睡觉,也就是现在晚上七点左右。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这样来的。

  2. 古代皇帝一般是五更入朝,那么四更就得起床,也就是现在三点到五点起床。 比如我们的爱新觉罗玄烨主席就日理万机,日不能寐,更别说照顾妻儿。

  3. 至于地主、商人、丞相等等就稍微奢侈了一点,彻夜不归,虽然那时还没KTV.然而许多夜间工作者总飞檐走壁,与时间赛跑起早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