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州牧”是不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6:42:35
就是这个问题

是的,当州长被称为州牧时就不再是那个位高劝轻的刺使(监察官),而是郡守的顶头上司.所以自然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相当于现在的“省长”。

是的,比现在的省长大多了,州牧是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的。是以前的剌史转化来的。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省/长、军/区/司/令三合一的职务哦。

三国时期各州的行政划分如下
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 治所 谯(安徽亳县) 辖区 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兖州: 治所 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辖区 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西北角。
徐州: 治所 郯(山东郯城县西南) 辖区 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东北角。
青州: 治所 临锱 辖区 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角。
凉州: 治所 陇(甘肃清水县北) 辖区 今甘肃东南部。
并州: 治所 晋阳(太原市西)今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冀州: 治所 镐(hao)(河北柏乡县北) 辖区 今河北西南部。
幽州: 治所 蓟(北京城西南)。辖区 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各一部。
扬州: 治所 历阳(安徽和县,后迁寿春) 辖区
今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荆州: 治所 汉寿 (湖南常德市东) 辖区 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缘。
益州: 治所 雒(四川广汉县,后迁绵竹,再迁成都) 辖区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 治所 广信(广西梧州市)
各州的州牧是集政治、军事、经济于一身的封疆大吏,是一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到三国时期各州的州牧已发展成为拥有自己独立王国的诸侯。如刘表是为荆州牧、刘璋是为益州牧,他们都是拥有自己的领地、钱粮、幕僚、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诸侯。基本也和春秋战国的诸侯差不多。

当时天下共分九州!州牧确实是最大的地方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