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是怎样形成的?有益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13:16

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什么是酸? 纯水是中性的,没有味道;柠檬水,橙汁有酸味,醋的酸味较大,它们都是弱酸;小苏打水有略涩的碱性,而苛性钠水就涩涩的,碱味较大,它们是碱。科学家发现酸味大小与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而碱味与水溶液中羟基离子浓度有关;然后建立了一个指标: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叫pH值。于是,纯水(蒸馏水)的pH值为7;酸性越大,pH值越低;碱性越大,pH值越高。(PH值一般为0-14之间)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于7;当它为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略呈酸性(水和二氧化碳结合为碳酸),pH值为5.65。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
检验水的酸碱度一般可以用几个工具: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精确率高,能检验PH值)。
其实酸雨对人类无益,害得多

酸性降水的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酸雨,就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pH值小于5.6的降雨称为酸雨。酸雨现象是大气化学过程和大气物理过程的综合效应,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其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但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
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分是Ca2+,SO42-和NH4+。作为酸的指标SO42-,其来源主要是燃煤排放的SO2。作为碱的指标Ca2+和NH4+的来源较为复杂,既有人为来源也有天然来源,而且可能天然是主要的,如果天然来源为主,就会与各地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土壤性质有很大关系。
酸雨对地表水,土壤,森林,植被等有严重的危害,目前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西南地区受酸雨污染最为严重,降水年平均pH值小于5.6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而秦岭淮河以北仅有个别地区;降水年平均pH值小于5.0的地区主要在西南,华南 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国酸雨成区域性分布。

酸雨是由于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降雨形成的,降雨雨水PH小于5.65则是酸雨。

环境污染,排放大量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
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