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博弈实验 相关知识~跪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3:46:07
1.生活中有什么情况与这个博弈类似?
2.为什么收益结构改变后,选择情况会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
3.你在实验中获得什么启示?对囚徒困境现象有何看法?

1、美国的地位正在遭到挑战,美元的地位正在动摇,但是,美元依然是国际第一货币。同时美元的价值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一直在贬值,拥有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眼看自己的财富正在缩水,但是却不敢单方面的抛售美元而转向其他的货币像欧元英镑日元等,这样会遭受巨大的金融风险,甚至出现经济倒退。陷入了“囚徒困境”。中国就处于这种境况。
2、经济社会,利益是一切关系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3、“我”是独一无二的,“你”也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你得心不是我的心,孤家寡人不愿为任何人冒风险。所以,统一战线真的很重要。

囚徒困境简介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单次发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结果不会一样。

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作为反复接近无限的数量,纳什均衡趋向于帕累托最优。

经典的囚徒困境

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拉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阿尔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举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 甲沉默(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