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2:38:40

近10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培育出一批新兴产业。2007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接近20%。值得注意的是,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为我国社会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其本身也受到了知识产权问题的困绕。

  首先,我国高新技术的产权意识比较薄弱,与发展水平不相符,知识产权保护不利,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二,知识产权的作用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不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三,知识产权保护不利,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造成市场缺乏公平有序的的原则,使我们的发展受到制约。

  第四,人才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不到位,妨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外企业一般设有知识产权部门,并且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而我国不少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没有设置相关部门,也没有专门的人才。

  第五,不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屡遭国外的打压。面对知识产权诉讼,我国企业往往缺乏应对的诉讼和应急机制。

  目前,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大部分知识产权仍然为跨国公司所垄断。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就能够看出我们与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我国出口DVD大约一台40美元,可是要交专利使用费21美元;我国的药品90%仍离不开国外的专利;我国的数控机床70%都是国外专利;我国汽车90%都是合资企业或者是国外品牌。

  上世纪80~90年代期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谈判,最终发达国家达成于其有利的协议,纷纷要求发展中国家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又进一步推出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把它作为维持其世界经济霸国的支柱。他们利用知识产权这样的武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打压。在世界最大的电子展览国——德国,最近几年就屡屡发生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在展会上查抄东亚电子企业的事件。

  对此,近日前来参加 “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的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专家就为中国企业“支招儿”,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应进行战略性管理,增强主动性与防御性。

  针对中国企业在国内及国外所面对的诸多知识产权问题,美国飞翰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宁玲称,中国企业在进行战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