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分求:烦恼..佛学..心理学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6:24:30
现在是手机提问.只能二十分.我会去网吧加分的.
现在感觉自己颓废..堕落!怎么才能改变自己??好像现在对什么都没性趣!唉不知怎么说........活着没意思!但我不会去死的.真是没一点目标.活的好麻木如行尸走肉!...啊我要疯了!
懂 玄学的进 只能加到120分. 回答好我再追加分!

楼主既然谈到佛学,乃是善根显现之故;末学不免说几句,愿君以此因缘得入佛法。因不知楼主对于佛法的信解程度,只好泛泛而谈。

先回答楼主提问:

道理上讲:
一. “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是人生常态,无苦乐则不是人间,苦乐参半才是人生;若是厌离人世,正是学佛时机(比如净土法门:念佛往生西方)
二. 追根溯源:“苦”本是自己往昔所造之业显现;不是外境导致、也不是别人强加;(境遇是宿业;他人也是宿业:或来报恩,或来索债;如不交割,后报会更为严重)所以,若有任何烦恼,请坦然受之;以消前世业因,可种未来善果。
三. “烦恼无尽誓愿断”是诸佛在未成佛之前及大乘学佛人发菩提心时所发的“通愿”之一;可见,烦恼只有诸佛才能完全断绝;菩萨留下烦恼不断绝,是为了继续轮回,以救度众生。

事相上讲:
一. 自我观行方面: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一切逆缘修除贪、嗔、痴等烦恼;仔细观察此不平心、颓废心、沮丧心等等心态是如何生起、结束,确认它的虚妄性。(色受想行识五蕴,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犹如瀑流;其次,五蕴终归坏灭,不是常住法)如是观行日久,六根逐渐清净,苦的觉受就会减轻。
二. 修的一面:持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名号及诵持《普门品》、《本愿经》。集福悔罪,可使苦报减轻。
另外,应当知道“因果业报”;比如:布施财物可得富足,世间穷困甚多,可以悲心布施;收养流落小动物、献血等布施,可得身体健康长寿。常愿别人顺心如意,并帮忙达成别人愿望,则自生愿望容易实现;予人快乐,自得快乐,等等。
当然,这些“十善业”偏重于来生人天福报,不算真学佛。善报显现也是一样,重报先显;所以,很少有短时间即得之回报。

下面谈谈学佛如何入门:

首先,“信为道源功德母”,以信而入;不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者;学佛无非“研究”,只得“谈资”而无实际功德受用。

其次,信根初具,令其坚固;可发菩提心也!何以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忘失尚尔,何况未发?故发心为学佛第一要事。

复次,发菩提心已,当信受诸佛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