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中国法制史的填空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3:58:14
9、《唐律疏议》解释了“名例”的含义,“名”说的是《唐律疏议》适用刑法的各种
,“例”则是定罪量刑的 。
10、“服制”是古代以丧服为标志,来规定亲属 、 ,也就是规定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的制度。
11、唐代的行政法规的形式有 、 。
12、唐代的四次修律活动的进程是 开其端, 总其成, 疏其义,以
的刊定而告终。
13、唐代中央两大司法机关是 、 ,遇有重大案件,御史台也参与审判。
14、《刑统》的编撰方法,以 为主,附 、 、 、 ,其他有关朝廷禁令、州县的常科,都分类编附于后,成为一部综合性法典。
15、“法条事类”就是以 为类,将 、 、 、 分门别类的各编成一册。
16、北宋中期以后,历朝都有“断例汇编”。如北宋神宗时的 ,南宋高宗时的 、孝宗时的 。
17、辽最早的一部法典是 。
18、秦和元年,金开展了一次全国的立法活动,其中的一部法典 对后来的元代法律产生巨大的影响。
19、宋朝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
20、关于诉讼时限,宋代对民事诉讼有 制度。

你想考司法考试是吧?这是你看的模拟题?如果是我劝你:这样的题还是别看了,如果你真想过司法考试,首先把基本的理论问题搞清楚了,然后想做题时就做历年的真题.因为你把历年的真题搞明白就已经很花时间了,根本用不着看这些质量不高的模拟题.

9 、《唐律疏议》解释了“名例”的含义,“名”说的是《唐律疏议》适用刑法的各种(罪行),“例”则是定罪量刑的(准则)

10、“服制”是古代以丧服为标志,来规定亲属(范围)、(等级),也就是规定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的制度。

11、唐代的行政法规的形式有(令)、(式)

12、唐代的四次修律活动的进程是(高祖时的《武德律》)开其端,(太宗时的《贞观律》)总其成,(高宗时的《永徽律》,借助《律疏》)疏其义,以(玄宗时的《开元律》)的刊定而告终。

13、唐代中央两大司法机关是(大理寺)、(刑部),遇有重大案件,御史台也参与审判。

14、《刑统》的编撰方法,以(刑律)为主,附(令)、(比)、(格)、(式),其他有关朝廷禁令、州县的常科,都分类编附于后,成为一部综合性法典。

15、“法条事类”就是以(事)为类,将 (敕)、(令)、(格)、(式)分门别类的各编成一册。

16、北宋中期以后,历朝都有“断例汇编”。如北宋神宗时的(《熙宁法寺断例》),南宋高宗时的(《绍兴刑名疑难断例》)、孝宗时的(《乾道新编特旨断例》)

17、辽最早的一部法典是(《决狱法》)

18、泰和元年,金开展了一次全国的立法活动,其中的一部法典(《泰和律义》)对后来的元代法律产生巨大的影响。

19、宋朝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市舶)

20、关于诉讼时限,宋代对民事诉讼有(务限法)制度。

另外更正一下楼主的18题~~呵呵~~不要见怪~~
应该是泰和元年,而不是秦和元年,中国历史上没有秦和元年这个年份~~呵呵~~不要见怪~~~
上面的回答,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太困难了,要专业人士才能回答
我只答得出几题,就不好意思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