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与荀子学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5:22:50
有评价说“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诸王;孟子尚王道,荀子尚霸道。”谁能解释一下?
我不需要网页上的空话,我需要细致的个人见解,解释。何为“先王”,“诸王”“霸道”?解释得要有针对性,如果回答得好我会提高悬赏分,谢谢诸位大师!!

这句话应是“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专尚霸道。”
如果对儒家孔孟与荀子了解一些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孟子基本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有所发展。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礼制。推崇的是三皇五帝和西周文武二圣王,因为儒家将他们这些先王进行理想化的描述,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既“王道”。
而荀子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不仅继承儒家思想,还兼有法墨等各家之所长。他生活的年代是战乱频繁的战国末,因此受到“乱世用重典”和兼并战争的影响,他在主张仁政的同时,也开始鼓吹法治与暴力,既礼法并用,王霸兼施。这是对当时统治者,既君主的一种理想化的追求,是为后王。
霸道,简单理解的话,战国末期的秦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这与荀子理想中的后王是有区别的。

孟子的学说是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这句话出自梁启超在《荀子简释自叙》中说: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
就个人性情而言,孟子天真,荀子老成.孟子光明磊落,荀子颇有心机;孟子嫉恶如仇,动辄拔刀相向,荀子视仇如险,往往敬而远之;孟子书生气重,荀子世故味浓;孟子之文是少年之激情,而荀子之文是老人之理智;孟子是理想主义者,道德主义者,专注于理论构想;荀子是实践主义者,实用主义者,专注于技术操作……
故有此一说.

人民网的教师用书那的 绝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