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太原试题初一期中历史疑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5:37:33
问——
1:秦始皇统一货币和文字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共同点?
2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民责君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以上言论是哪两位思想家的?都属于“诸子百家”中的那一学派?
二材料①在思想、文化、教育上重要的贡献有哪些?
3:太原迄今为止发现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墓品最丰富的春秋墓葬是--?
4:秦推广的标准文字是什么?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字体又是什么?

1、加强了对国家统一的巩固;方便了人民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一、①孔子 ②孟子 都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学派。
二、
1. 思想上的贡献
《易》是大道之源, 是中国思想之源.
《汉书》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
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
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
《易传》的基本特点是,绕开卜筮, 阐发易理.
《易传》中运用和阐述的一些基本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
如: "阴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合"思想等等,发现了自然界,社会领域及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创立了"君子时而中","过犹不及","通变动成","中庸成道"等原则,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运动过程的思想.
从礼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辩正回归的轨迹.

2.教育上的贡献
孔子时代,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提出"有教 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
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
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
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