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要的生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08:20
谁能介绍一下日本产业经济学家赤松要啊?急!

“雁行形态论” (Flying - geese Paradigm)或称“产业的雁行形态发展论”,由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是一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模式。

赤松要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日本的棉纺织工业史时,发现明治维新以后由于日本近代经济的发展,国内需求增加,棉线、棉制品的进口也随之增加。不久以后,国内产量猛增,并且逐步取代进口产品。棉线和棉纺织品国内生产分别于1890年和19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超过了进口。这是实现进口替代的转折点。以后随着国内产量的不断增加,出口出现并开始扩大。赤松要把这种进口——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形式称之为“雁行形态”。此理论最早是用来描述后发国家某种特定产业产生、发展和趋向衰退的生命周期或过程。随着研究的展开,赤松要发现:进口——生产——出口这一变化过程是从棉纺品开始,然后转向纺织机械、机械器具等。即由消费资料转向生产资料,或由轻工业产品转向重工业产品,时间上一个比一个要晚。以上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赤松要称之为“雁行形态的变化型”。这时,“雁行形态论”已经被用来说明一国国内产业结构的内在变动,即不同产业兴衰的过程。

在他看来,一国产业成长经历了进口产品、进口替代、出口导向三个阶段, 按照该模式一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依次分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梯度。随着外资的进入及一国工业化的发展, 某一产业会逐渐衰落, 并将转移到低一个梯度的国家和地区, 出现产业替代, 导致产业结构升级。

“雁行形态论”的实质是在“雁阵”中的成员国的经济活动按顺序排队。这种顺序安排允许“雁阵”中的成员国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国际贸易、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使参与国之间发生经济交换,并由此带来外部收益和关联效用的最大化。它包括两种类型的顺序安排, 一种是在每一个经济中的顺序安排, 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内部顺序安排;另一种是构成“雁阵”的各成员国经济的顺序安排, 即经济间的顺序安排或经济发展的排序。

1956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博士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产业发展的“雁型模式”。他在考察日本出口产品发展的生命周期时发现,净出口在时间轴上表现为一种类似“大雁飞行的状态”,既表现为出口产品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