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做俑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6:04:35

始作俑者,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用俑殉葬的人,现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以土偶象征活人去殉葬。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从奴隶制的殷商到封建制的姬周的过程中。殉葬改为泥偶或者木偶陶偶,不再杀死活人了。很显然,这是一种进步,孔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反对这种进步的。
一个始字,是从野蛮走向仁,是从残忍走向爱,这与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吻合的。因而,可以肯定的得出结论:孔子对‘始作俑者’是赞成,是歌颂。
也就是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正确解释,是,也只能是:‘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他们难道断子绝孙了吗?’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有很多人认为此句语出《论语》,实际上是在《孟子》中出现的,原话是“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这只是孟子的一种说法,目的是衬托出所谓“王道”的实行者的慈善,具体是否为孔子所言并未查证,没什么特别的意义。

意思是:第一个发明用陶俑殉葬而使活人殉葬成为风俗者,他大概不会有后代吧。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孔子的话:“仲尼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