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的决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5:30:29
在宏观经济学中,古典学术派认为:当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利率就得以决定。那么我不明白,投资储蓄随时有,但不总相等。当投资与储蓄不等时,难道就没有利率了吗?此时利率怎么决定?
“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和“投资与储蓄相等”一样吗?若不一样,分别是什么含义?

“利率的决定”,这是个绝大的经济学问题、难题——几乎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将利率保持在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总是要不断调高或调低——在此显然无法说清,也没本事说清,但就问题补充所问而言,可解释如下:
1.“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和“投资与储蓄相等”不一样。前者是指流量的均衡。既然是流量,就是随时可能产生变化的,所以用“相等”是不严谨的,只能说“均衡”。后者则是指总量要相等,也就是说,当总投资等于总储蓄时,作为资本的价格——利率就将得以决定。当然,这只能是理论上的价格,事实上,现实中投资永远无法完全等地储蓄。
2.关于流量与存量的概念,解释起来较麻烦,可简单理解为,前者是一个动态概念,后则是一个静态概念。前者是指某一个时间段里面发生的量,后者则是某一个时间点上的总量。所以,那两个“等式”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动态的均衡指的是流量,后者则指一种整体性的、理论上的平衡,指的是存量。

投资I和储蓄S说明的是利率的变动,而不是利率的绝对量是多少!
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而不是说两者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