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说的狂心顿歇,歇即普提的狂心指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5:22:43
如果总想做好事,见到人就宣讲佛法是否也是狂心,算是攀缘呢?

凡夫依意识心,随习气流转;凡起一念无一不是妄念,皆是在造作善不善业。因此,在未悟之前,不可能真实歇下“狂心”,只能逐渐清净;或者以“净念”排除“恶念”(比如念佛),或者熏习大乘妙理,建立正知见;或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如是等等,皆是熏习“相似六度”,在心田之中种下善根,以为未来得证真心之资粮。
悟后菩萨转依真心,断除我见,身口意行不再依妄心攀援,因此说“狂心顿歇”;悟后转依真心;而不随习气攀援,如是方能真实歇下此妄心,此时发起般若智慧,所以说“歇即菩提”。如上之义,不是未悟凡夫能行;未悟凡夫说自己已经“歇”了,“放下”了,等等;无非意识心自我暗示,无非减轻对物质的追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歇”(未证真心,不能转依本来无攀援、无执著之真心);但是,这样可以使六根逐渐清净,易与佛法相应;也是凡夫修行的立脚处之一。
种种善行,也当奉行;未悟前本来就不可能不攀援、不执著;与其攀援五欲之乐,种下诸般恶因,乃至坠入三恶道;不如攀援、执着“善念”、“净念”,熏习大乘妙理;为将来开悟而入菩萨位打下基础。

末学凡夫,因罪深福薄,但愿日日精进,念佛阅经,不辞辛劳而不可得;常有逆缘阻挠。何敢因以诸善行是“狂心”而不屑作为?
随喜赞叹一切众生一毫一滴之善行、善念。愿一切众生因一念之善不坠三途,早成道业。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地藏王菩萨

我们普通凡人的心 就是狂心

您不必问别人 观察自己的心 就知道什么是狂乱了。当然我们每个凡人 几乎都是一样的。

如法的学佛、思维佛法、宣传佛法,这个不是狂心,是渴求解脱的心,是如法的,如果学佛的心都被称为狂心,那么恐怕凡夫就没机会解脱了。

平常心.万事随缘!

狂心即妄想分别执着的心.
如果总想做好事,见到人就宣讲佛法是否也是狂心,算是攀缘呢?随缘,当机才是做功德!

算.
狂心指的是:有生有灭的妄心.

随喜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