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13:33

网民
[拼音]:wǎng mín
指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用户,后指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
网民主要是一个从网络使用者的行为效果来阐释的概念,并不是所有利用互联网的人就可以被称为“网民”,而是必须在个体自我意识上、对使用网络的态度上、网络活动的特征上以及网络活动的行为效果上等表现出一定特点的使用者才可以被称为“网民”。

网民: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诞生于1998年7月8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自1997年成立以来,已发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标志了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权威性和客观性已经得到各界广泛的认可,调查结果已经纳入政府《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
通常而言,网络使用者(net user)是一个最为宽泛的概念,即指所有将其计算机连接上互联网进行网络活动的人。而网络受众(net audience)则强调网络使用者的特定类型的网络活动,比如信息查询行为。由于“受众(audience)”这个词,是从传统的媒介研究中继承过来的,因此难以磨灭其在传统媒介研究中所继承的单向传播特性和主体被动接受的影响,这造成“网络受众”概念其实并不太符合网络研究的要求,而只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来使用,但是对其并不能用传统媒介研究中“受众”概念的特定含义来理解。不过,对于进行特定类型的网络活动的网络使用者,这个概念还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的。   比如《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一书中就是对进行“网络信息查询”这一特定网络活动的“网络受众”来研究的。有鉴于此,国外有研究者认为用网民(Netizens)这个词才能更好地突出网络对人们社会活动的巨大影响。Netizens一词最早是被霍本所创造的。霍本认为人们理解的“网民”其实有两种概念层次,一种是泛指任何一位网络使用者,而不管其使用意图和目的;另一种是指称特定的对广大网络社会(或环境)具有强烈关怀意识,而愿意与其他具有相同网络关怀意识的使用者一起共同合作,以集体努力的方式建构一个对大家都有好处的网络社会的一群网络使用者。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网络使用者”或“网络受众”都够资格被称为“网民”,只有那些其网络活动“具备一定的特征与特质的网络使用者”才可被称为网民,“网民一词具有正面的涵义”。 维基百科对网民的定义认为“网民鼓励扩展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