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出的补贴>关税≥配额” 这样的服务贸易政策选择次序是否始终正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22:57
“对产出的 补贴>关税≥配额” 这样的服务贸易政策选择次序是否始终正确?是否有无反例,请举例说明。
(使进口竞争产业的产出规模扩大的政策选择次序是补贴>关税≥配额。)

请不要给我补贴,关税,配额之类的相关解释。也不要分析为什么“补贴>关税≥配额”

希望如题回答问题,只要反例,几句切题的话即可。

不会的请绕道,不要为了分数,把不相关的东西答在上面。不切题的我不会给分,满意的我会再加100分。
第一个回答GDP 做什么?

关于反例,这个是教科书上的 - - ! 有标答,就是不知道是什么。

关税和配额的经济效应都是用来分析一个国家施行了关税或配额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包括:产品价格、生产、消费、贸易、财政收入、贸易条件以及福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2.它们的实施都会带来国内市场价格的上升,如果该国是大国的话也均会使国际市场的价格下降;
3.它们的实施都会使国内市场的生产增加;
4.它们的实施都会使国内市场上的消费减少;
5.它们的实施都会使该国的贸易量减少;
6.它们的实施都会使消费者的福利减少,生产者的福利增加,社会总福利净减少(小国)。

不同点:
关税和配额的经济效应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C部分的归属。
在征收关税的情况下,C由政府所得,产生政府的财政收入效应;
而在实行配额的情况下,它的归属取决于进口国分配配额的方式以及世界市场上该商品的出口商品状况。
现实中,分配配额常常与许可证一同使用。按照许可证的分配方法逐一分析:
1.竞争性拍卖:政府通过公开拍卖的方法分配许可证。这种方式下,C部分的收入基本由政府获得,所以实行配额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与关税基本相同。
2.按固定参数分配配额:政府根据进口商上一年度或几年前的实际进口额,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分配额度。这种方法使C部分收益让进口商获得了。
3.按一定程序申请配额:顾名思义就是政府按照一定程序审批来发放配额。在这种情况下,C部分收入是有进口商和政府官员共同瓜分,官员受贿越多,他在C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补贴>关税,是使进口竞争产业的产出规模扩大的主要政策,使国内的企业享受的优惠对其的补贴大于商品交纳关税的增值金额,这样就使商品进口的成本降低,国家鼓励企业积极进口国内稀缺的资源的最好政策
关税≥配额,这个是对于进口对国内产业有冲击的产品和能源,国家对国外出口到我国的的产品的限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关税,以保护国家民企业的发展
反例暂时不知道,如果谁知道这个的话肯定钻了国家法律的空子,肯定是个高手,因为国家已经把对国家经济有利和有冲击的产品都考虑到了.除非你堪比国家的经济学家.
不知道你是否满意呢,你什么疑问我会补充给你
能力有限,还望你早日得到满意答案
反例是:国家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