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好心人帮忙说出下列对联所在的桥名,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6:47:38
修数百年崎岖之路 造千万人往来之桥

是山西襄垣永惠桥上的对联: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

永 惠 桥

时代:金

地址:襄垣县城北门与北廓门之间甘水河两岸

永惠桥俗称北关桥。据清乾隆县志载:永惠桥始建于金天会九年(1131年)。历经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清道光十九年(1838年)多次维修。现存永惠桥及附属文物五龙庙山门、正殿、乐楼。

永惠桥为单孔实腹尖拱石桥,长29.5米,宽8.5米,桥孔净跨12.8米,矢高7.5米,高跨之比约为1:0.59。整个建筑用长方形、梯形、微弧形石灰岩条石横置砌成,拱券两侧正中龙门石上采用深、浅浮雕手法各雕“四爪升龙”三条。桥面两侧有望柱、栏杆、石栏板装饰。栏板雕刻春秋花卉、人物故事等,背面刻花纹。桥上有对联: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

清朝·怀西居士周安士著述

〔发明〕名之曰路,必有无数人往来;路而崎岖,必有无数人不便于往来。一日不修,则一日不便往来;数百年不修,则数百年不便往来。若今日能修,则自此以后,数千百年,日日便无数人往来;就无数人中,于大风大雨,便其往来;于重担行李,便其往来;于暮夜昏黑,便其往来。隐然免无数老弱之惊惶,隐然省无数瞽人之跌扑。厥功顾不巨耶?崎岖之路,本就陆道而言,若推广其说,则川源之淤塞,溪涧之迂回,一应阻碍舟楫之处,即崎岖之路也。其法在于因利乘便,设法疏通,使后人永享其惠,亦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矣。 下附征事(两条)

七十里塘(《昆山县志》)

昆山至和塘,自县治以西,达于娄门,凡七十里,通连湖荡,皆积水泥涂,无陆地可行,甚为民患。由晋唐以来,不果修筑。宋皇佑中,有人建议绘图以献,亦不果行。至和二年,主簿邱与权,始陈五利,力请兴作。既而知县钱公纪,复言之。乃率役兴工,始克成塘,遂以年号为名。开通河港,凡五十有二,以泄横冲之水。上设桥梁,以便行人来往。至今犹受其惠。

〔按〕所谓五利者,一曰便舟楫,二曰辟田野,三曰复租赋,四曰止盗贼,五曰禁奸商也。夫以如是之大役,由於邑尉之创始,卒贻后世无穷之利。然则留心民瘼(*疾苦)者,岂必专籍爵位之崇高哉?

熔锡灌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