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改道的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06:18
东汉之前的黄河经常多次改道,古代的时候经常改道,对初一历史上的故事,分析影响黄河改道的原因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缐,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於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主要是中有泥沙过多,下游形成地上河,河道宽浅,河床很不稳定主流经常摆动,遭遇大洪水时,很容易决口。决口以后,居高临下,难以立即堵复,就容易酿成改道。
黄河暴雨多集中于中游,暴雨次数多,雨区大、强度高。下游又没有湖泊调蓄,因此洪水有暴涨猛落的特点,特别是发生于夏秋季节的伏秋大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