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分三色,食分五等,人分九流指的是哪三色?哪五等?哪九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2:44:52
衣分三色,食分五等,人分九流指的是哪三色?哪五等?哪九流?
食分五等呢?

王实味,1942年3月分两次发表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了一组杂文:《野百合花》。
文中,他直言不讳地反对等级制度——“我并非平均主义者,但衣分三色,食分五等,却实在不见它必要与合理——尤其是在衣服问题上”。
王实味所说的“衣分三色,食分五等”是指延安的等级供给制。
供给制是中共所实行的一种社会分配制度,就是由组织来安排供给给每一个人的一切。
早在延安时代,就已经开始体现出不同级别之间的分配差别了。
最初差别主要体现在津贴费上。当时规定,中央委员以上的,每月享受5元的津贴;各厅、处、院及师团级,每月津贴3元;以下依级别递减,最少的为1.5元。1940年,任弼时出任“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秘书长”,参考苏联的“经验”制订干部待遇等级,又大幅调整“津贴费”。比如政治局委员以上,每月可以得到津贴10元。
在着装方面,实行“普通服”和“干部服”的区分。当时延安边区经济困难,棉布缺乏,革命同志们所穿服装都使用当地织的土布,面料粗糙简陋,是为“普通服”。后来从外面买来少量的斜纹布,这在当年属于比较高级的布料,民间俗称为“洋布”,这种布料做成的衣服主要是给领导和一些著名学者、专家穿,当时的人称之为“干部服”。
在伙食方面,依职位级别不同分别归入“大灶”、“中灶”、“小灶”和“特灶”。一般普通干部都吃“大灶”。“中灶”则属“地委”一级的干部。“小灶”则为“区党委部长以上干部”所享受。“特灶”,这是供给中央主要领导、革命元老和外籍专家的。

衣分三色大概是3原色:红黄蓝
人分九流指古代九个宗教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