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子弟,子产悔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6:02:42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悔"字写错了,应该是"诲"

  子产诵①
  舆 人②

  我有子弟,子产③诲之。

  我有田畴④,子产殖之⑤。

  子产而死,其谁嗣之⑥。

  [注释]

  ①沈德潜《古诗源》注《左传》:子产“从政一年,舆人诵之云云。及三年,又诵之云云。”按:子产从政一年,舆人对其政治不满,歌云:“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②舆人:郑国都城的人民。

  ③子产:名公孙侨,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五二二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郑国东里人。公元前五五四年出任郑国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公元前五四三年,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公元前五三八年,创立按丘征赋制度,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公元前五三六年铸刑书于鼎,该刑书成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不毁“乡校”,广泛听取“国人”意见,他善于因才任使,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荫于街者莫有援也。锥刀遗道,三日可返。三年不变,民无饥也。”(《韩非子》)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而死乎!民将安归?”(《史记·循吏列传》)

  ④田畴:田地。

  ⑤殖之:使田畴生息。殖,生息。

  ⑥嗣之:继承子产。

  [评析]

  子产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执政后在郑国实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政治改革,触动了一些贵族的特权和既得利益,曾经引起一些人的切齿仇恨, 有人作诗说:“他把我们的衣帽都收藏起来了,他把我们的田地都控制起来了,谁要能杀掉他,我和他一起干呀!”然而三年过后,改革见了成效,国家强盛了,人民富裕了,社会安定了,批评性的谣谚听不到了,代之的是热烈的颂扬。国人作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