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在货币三大政策中首选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27:46
其他常用的还有什么政策,她与那些政策相比有什么优点,谢谢!

自05年开始,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收缩流动性,07年通货膨胀爆发之前我国的经济虽然在高位运行,但不是主要的风险。收缩流动性有很多方法,我们用的方法也不止调高准备金那一种,比如央行大量发行央票和国债就可以收缩基础货币供应。还有一种常见的政策就是调高利率——我们用的不多,因为这是一种间接调控手段,一般情况下高利率会抑制信贷需求,从而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但是这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国近几年的流动性过剩主要就是因为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央行为了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外币(同时发行本币)。如果利率上升会引起外资的进一步流入,抵消政策效果。
说到优点,选择的不一定是所谓优的。像美国以前以货币供应量为政策目标的时候严重依赖公开市场操作(就是国债发行与回购),现在主要的政策是利率政策,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公开市场操作有很多原因(如市场容量不够大,吸收的流动性有限)。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多管齐下,而主要用准备金政策是因为其操作的空间足够大,副作用比较小。

控制市场货币量:1、市场货币过多,会导致通胀,2、市场货币过少,会导致通缩。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