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画蒙娜丽莎时的背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3:32:44
要达芬奇得背景

文艺复兴

  无论是一个运动,还是一种思潮,当其波澜壮阔地向前开展之时,当中一定有不少青年才俊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使之继往开来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的过程,更能体现这一点。当时号称文艺复兴运动“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文艺复兴运动的三杰中,生于1452年的达·芬奇,比米开朗基罗大23岁,比拉斐尔大31岁。他们基本上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达·芬奇少年时候,他的父亲是希望他去学法律的。但后来发觉达·芬奇对绘画特别爱好,就带他去拜当时颇有名声的画家威洛契诃为师。威洛契诃常常激励他不是当一个画匠,而是要努力成为一个画家。其实达·芬奇除了绘画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之处,雕刻和建筑也有极高的造诣。鲜为人知的是,他对机械、武器和工具都有相当心得。此外他又发明了一种弦乐器,为米兰的当权者所赏识,后来还延请他进入幕府。达·芬奇的才华在于多方面,离开艺术而言,达·芬奇还是个有科学头脑的人。那时候,瘟疫流行,朝野上下都认为是妖魔作崇,把灾难带来人间。可是达#·芬奇却力排众议,他认为要解决瘟疫的流行,首先是在居民的四周环境做好卫生工作,有效的排污是不容忽视的。他还规划了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这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实在对于那些“不问苍天问鬼神”的人是一个有力的回驳。
  达·芬奇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可说是世人皆知的。谁都知道他有两幅旷世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至今仍备受称颂,渴望一睹为快。据说《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画他女友的肖像。画中的蒙娜丽莎,看去是一个温婉娴淑、衣着简朴的妇女,只有她的微笑,永远含蓄地挂在嘴角上;而且那温柔的眼神,无论你站在哪里,似乎老是瞧着你。这一幅不朽之作,现时珍藏于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中。达·芬奇所画的人像,难得的是把人物的神态——眼神——表现心理活动等,都能跃然于画上。
  《最后的晚餐》本是一幅壁画,绘于米兰圣母玛丽教堂内。现在从临摹品的画面看来,无疑是描绘圣经里的故事。画面非常简练,着重表现人物的表情。只见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围在餐桌旁坐着,正准备共进晚餐。就在这个时刻,忽见耶稣脸色凝重的对着众徒宣称:“在你们当中,会有人出卖我。”这正是令人震惊的一刹那,也就是达·芬奇在画人中敏锐的神情活灵活现地在画面上表露无遗。当其时也,但见耶稣坐于当中,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