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的姿势有哪几种?这些姿势的发展按先后顺序排列是怎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1:25:21

在跳高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曾依次出现过跨越式、剪式、滚式、潜式(一种俯卧式)、俯卧式、背越试等几种姿势,目前,剪式、滚式、潜式由于技术落后已被淘汰。从竞技和表现运动成绩角度来看,俯卧式和背越式是效果最好的跳高姿势,尤其是背越式,是当今跳高竞技场上最流行的姿势。
  1、跨越式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最先掌握和运用的一种跨越障碍的基本技能,也是一种被正式载入田径史册的跳高姿势,最早的记载是1864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田径对抗赛上。当年,英国运动员罗伯特·柯奇以“跨越式”创造了1.70米的第1个跳 高世界纪录。

  2、剪式是运动员在过杆时,身体急速侧向转体,两腿交叉如剪刀快速交剪过杆的姿势,1895年,由美国人斯维尼改进跨越式而出现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当时创造了1.97米的新纪录。

  3、1912年,美国运动员霍林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田径赛上采用左侧斜向助跑,过杆时以身体左侧滚过横杆的技术赢得冠军,霍林把这种技术命名为“滚式”,也正是这种技术使人类首次越过了2米的高度。

  4、1923年,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又创造出“俯卧式”跳高技术,这种新型技术动作很快就被田径选手们所接受。在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39名跳高运动员中有38人采用这种技术,使“俯卧式”技术的应用达到了巅峰。然而也是在这届奥运会上,一种新的过杆动作开始崭露头角。

  5、1973年,詹姆斯*海在分析潜入俯卧式的H3时,提出了一种理想的跳高技术模式——“潜入式”。其动作特征:正面直线助跑,越上横杆时,身体向前大幅度折屈近于U形成V形。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身体向前折屈幅度可达最大,重心越出体外可达最远,完全可以做到身体自杆上越过而重心从杆下通过。然而,潜入式没有被人们采用,代替潜入式而呈“燎原之势”的是背越式,

  6、背越式是人体在过杆时身体弯曲成倒U字型,身体重心在身体外下方,理论上是身体重心在杆下方,人体越过横杆的“代偿式”跳高姿势。是由美国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在小时候一次体育课中偶然创造的。

  福斯贝里11岁时,在波特兰学校读书。有一次,体育老师叫学生们练习跳高,他让学生们先一字排开,等待着轮到自己从横杆上一越而过。有趣的是,他们最初排成单行,后来队形逐渐散乱。事